天下勢 作品

第二百〇四章 傳奇女俠

    就算聶忍對宋寧一直忠心,不學韓信,可一旦他打下膠東,甚至是蘇東、蘇南,具備了稱王及左右天下的實力以後,他的手下們也會勸說他背叛宋寧的。

    還是韓信的例子。歷史上,韓信滅魏、徇趙、脅燕、定齊,又擊敗龍且率領的二十萬楚軍後,已是功高蓋主,略不世出。連項羽都非常恐慌,派武涉前來勸說他。武涉怎麼說的?此人雖然在歷史上不怎麼有名,但說詞卻極有道理,也很有說服力。

    武涉說劉邦曾多次落入項羽之手,因為項羽的憐憫才得以苟活下來,然而一經脫身就背棄盟約進攻項羽,這樣的人不值得信任。如今劉項爭奪天下,勝敗在您(指韓信),您幫漢,則漢王勝;您幫楚,則項王勝。項羽今日若死,明日就輪到您了,您為何不反漢與楚聯合,三分天下而自立為王?

    武涉說的沒有道理嗎?不,他說的很有道理。說實話,要換作是宋寧肯定就動心了。這還不算,武涉之後,齊人蒯通也來勸韓信。

    蒯通深知當時天下關鍵在韓信手中,便也勸他自立,與劉項三分天下。韓信不忍,說漢王把車子給他坐,衣裳給他穿,食物給他吃,他理應為漢王分憂解難,盡忠效死,怎能忘恩負義,背叛漢王呢?

    蒯通說辭比武涉更加直白和犀利。

    蒯通怎麼說的?蒯通舉了幾個人的例子,一是陳餘、張耳,二是大夫種、范蠡。陳餘、張耳本為刎頸之交,到頭來兩人卻都想置對方於死地。為什麼?蒯通給出的解釋是“患生於多欲而人心難測也”。

    這是一句大實話,自古人心難測,慾壑難填,所以蒯通認為韓信覺得劉邦必不會害他這種想法是很危險的,也是錯誤的。事實證明,蒯通是對的。後來韓信先是被劉邦拿下貶為淮陰侯,後又被呂后蕭何設計所殺。

    而大夫種、范蠡則是另一個例子,蒯通說二人存亡越(保存了幾乎要滅亡的越國)、霸勾踐(助勾踐稱霸中原),卻“立功成名而身死亡,野獸已盡而獵狗烹。”這可都是前車之鑑啊!

    以交情而論,韓信和漢王比得過陳餘張耳嗎?顯然不如;以忠信而言,二人比得過大夫種、范蠡與勾踐嗎?自然也比不上;以此觀之,足已知矣。

    最後蒯通勸道,(韓信)徇趙,脅燕,定齊,南摧楚人之兵二十萬,東殺龍且,功高蓋主,略不世出,歸降楚,楚人不信;歸附漢,漢人震恐。所以,這天下哪裡還有容得下您的地方?

    言外之意就是,韓信戴震主之威,挾不賞之功,既不能投降項羽,也不能歸附劉邦,否則名高天下,難得善終。唯有自立,與劉項共爭天下,方才有活路。

    蒯通說的有沒有道理?顯然也很有道理。自古鳥盡弓藏、免死狗烹,更何況功高震主,安得善終?

    他日若聶忍拿下膠東,吳霄、周驥,乃至奚伯成、朱頂等人,會不會也派武涉之類的說客前去勸說他?膠東當地會不會也冒出一個蒯通來像遊說韓信一樣勸說聶忍,讓他自立?答案是肯定的。

    說不定,不要膠東當地人,大德法師自己就會勸說聶忍。

    人性是這世上最經不起考驗的東西,宋寧不得不防。

    這也是此次他來膠東帶上盛柏、凌澤和五千水師以及鄧堯、彭護、宋七郎、宋八郎、宋九郎、宋十郎、十一郎、十二郎、宋氏學院的數十畢業生、數十指導名、數十名工匠、和諸多商人的原因。

    將盛柏、凌澤和五千水師帶來,明面上不僅可以增強膠東的力量,幫助聶忍、大德法師更快地拿下膠東七郡,暗中也可以對二人進行有效的制衡。防止未來聶忍、大德法師二人在膠東一家獨大。雖然宋寧相信現在的聶忍和大德法師對自己絕對沒有異心,但他必須防範於未然。

    帶宋七郎等六人過來,也有這方面的考慮。膠東與東南相隔太遠,而聶忍和大德法師在這裡經營數年,宋寧雖然是二人主公,但在膠東的影響力只怕遠不如二人。所以,宋寧必須加強自己在膠東的影響。盛柏、凌澤和五千水師是從軍隊上入手,宋七郎、宋八郎、宋九郎、宋十郎、十一郎、十二郎和宋氏學院的學生、指導員則是從內政上從思想上加以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