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所 作品

第四十二章 梯田和梯田機器人


  制約黃土高原區域農業發展的是其千溝萬壑的特殊地貌。

  這種地貌導致【梯田】這種農業種植方式在這片區域大行其道。

  【梯田】是在在丘陵山坡地上沿等高線方向修築的條狀階臺式或波浪式斷面的田地,是治理坡耕地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蓄水、保土、增產作用十分顯著。

  【梯田】的通風透光條件較好,有利於作物生長和營養物質的積累。

  按田面坡度不同而有【水平梯田】、【坡式梯田】、【反坡梯田】、【複式梯田】等。

  【梯田】的寬度根據地面坡度大小、土層厚薄、耕作方式、勞力多少和經濟條件而定,和灌排系統、交通道路統一規劃。

  水平階整地後坡面外高內低的梯田稱【反坡梯田】。

  【反坡面坡】度視荒山坡度大小而異,一般為300-500,

  坡陡面窄者反坡度較大,反之較小。

  田面寬1.5米-3米。長度視地形被碎程度而定。

  埂外坡及內側坡均為600。

  反坡梯田能改善立地條件,蓄水保土,適用於乾旱及水土沖刷較重而坡行平整的山坡地,也是黃土高原這邊普遍採用的梯田,但修築較費工。

  華國至少在秦漢時期就開始有【梯田】。

  因為水稻的種植需要大面積的水塘,而華國東南省份卻多丘陵而少適於種植水稻的平原地形。

  為了解決糧食問題,移民至此的農民構築了【梯田】,用一道道的堤壩涵養水源,使在丘陵地帶大面積種植水稻成為可能,解決了當地的糧食問題。

  但是【梯田】的種植對於人力的消耗相比平原要高出很多,而產量沒有任何優勢,而且對於丘陵地帶的植被破壞很嚴重,所以這一耕作方式逐漸被淘汰,只作為一種旅遊資源繼續存在。

  而在黃土高原上,【梯田】是一種必須。

  無論是在蓄水保土上,還是解決當地的糧食缺口上,都有難以替代的作用。

  但是【梯田】也有一個問題,就是很費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