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所 作品

第十三章 魔法研究,高階龍族


  大量魔法資料的充實,帶來的是吳思源對於魔法的研究進度突飛猛進。

  經過對多個魔法,多種魔法的對比,吳思源發現,在每一個魔法當中,都會有一個十分相似的【魔法結構】。

  如果缺失了這個【魔法結構】,就算其他步驟絲毫無錯,也不會引起任何元素波動。

  多次試驗之後,吳思源認為這部分【魔法結構】承當著與自然元素進行溝通,轉化,而引起元素變化的作用。

  如果說精神力就是石油能源,那麼這部分【魔法結構】就是發動機,將石油轉化為動力輸送出去。

  吳思源將其命名為【魔能結構】,屬於基礎性質的【魔法結構】。

  而在一個魔法當中,除了基礎的,大同小異的【魔能結構】之外,還有另外兩種【魔法結構】。

  一種是將元素力量轉化為特定的能量或者物質狀態的【魔法結構】。

  比方說【水箭術】!

  【魔能結構】溝通水元素,引發水元素匯聚不說。

  那個承擔著將元素轉化的【魔法結構】,就將匯聚過來的水元素,轉化成凝實的具有殺傷力的水箭。

  【火球術】也是如此,承擔著將元素轉化的【魔法結構】將火元素轉化為燃燒狀態的火焰球體。

  吳思源把這種【魔法結構】稱之為【轉化結構】,不過具體到某個魔法上,又有具體的叫法,比如說【水箭術】就叫做【水箭結構】,【火球術】就叫做【火球結構】,因魔法而異。

  還有一種【魔法結構】,吳思源將其稱之為【動能結構】。

  一個魔法形成之後,要如何使用,是要將其拋射出去,還是將其控制在手中,或者將其圍繞在周身,這一切都需要【動能結構】的配合。

  像【水箭術】、【火球術】這類的魔法,都需要用到拋射類型的【魔法結構】,而像【水幕術】、【火牆術】這類的魔法,就要用到了別的類型的【魔法結構】了。

  沒有【動能結構】的魔法,也可以成功施展出來,但是無法對其進行控制。

  經過研究,吳思源得出一個魔法可以分成【魔能結構】、【轉化結構】、【動能結構】這三部分。

  每一類別的結構,又有不同的細分。

  不僅低階魔法如此,高階魔法也是一樣,萬變不離其宗。

  只是高階魔法,複合魔法的【魔法結構】會更加複雜。

  【魔能結構】雖然在每個魔法中都會有,但都不是完全一樣的,會有一些差異。

  吳思源經過深入分析,通過詳細數據進行對比,他發現,這些差異往往會帶來不同的效果。

  同一個魔法,但是【魔能結構】有些許詫異,帶來的卻是對魔力消耗的不同。

  一個消耗的魔力多一點,一個消耗的魔力少一點。

  這一點魔力單獨來看是微不足道,但如果是多個累積起來,這個數目就不可以輕易忽視了。

  在戰鬥中,可能少一點魔力損耗,就可以多釋放一個魔法,而這個魔法,很可能決定最後的勝負,以及生死。

  吳思源在他蒐集到的魔法資料當中看到,這個世界的魔法師已經注意到了這種情況,並著手進行研究和實驗。

  他們將其稱之為法術優化。

  也就是說,會有一個魔法的基礎版本,也就是通用版本。

  但是在一些老魔法師,或者強大的魔法師那裡,經過長時間的研究,會有一些優化的版本。

  可能是魔力消耗更低,可能是元素轉化效果更強,也可能是減少對精神力的負擔等等。

  這些優化版本的魔法,在魔法師心目中的地位,會更加高。

  很多師徒傳承的魔法流派,都是將其當做流派寶貝來進行傳承的,不允許隨意洩露。

  這是因為【法術優化】的艱難性。

  稍微一點結構的變動,都會導致整個【魔能結構】走向失衡,輕則毫無效果,重則元素反噬,精神受損。

  魔法師只能用時間和精力,一點點去嘗試,進度一直很緩慢。

  所以,任何一個優化成功的魔法,都很珍貴,是魔法師長年累月才研究出來的學術結晶。

  而且,不僅僅是【魔能結構】可以優化,【轉化結構】、【動能結構】也可以進行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