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宗 作品

第648章 兩份聖旨

第648章兩份聖旨

敏丹家族的寶貝現身,自然引發大家的興趣,一眾人圍在盧燦和敏丹洪身邊。

敏丹洪親手打開紫檀官印箱,頓時引發一陣驚歎。

他又將木箱轉了個身,開口方向對著盧燦,推了過來。

盧燦瞅瞅,木箱中有三件物品,兩卷被絲綢套套住的長卷兒,還有一枚暗金色的令牌,心下略略有點失望。這兩件被絲綢套套住的長卷兒,就是傳說中的聖旨,不過,不是明代聖旨,而是清朝老貨。

虎園博物館中,可不缺少清朝聖旨,從順治一直到宣統朝,“詔、制、誥、敕、諭”五類所謂的聖旨,都有精品存展。

不過,聖旨這玩意,其最大的意義在於研讀其中內容,以做歷史考證。

也就是說,聖旨這種文物的價值,在於歷史文物的考證意義,其本身,並不算頂級藏品。

如果是明朝聖旨,盧燦會更開心一些。

盧燦還未上手,就憑什麼斷定這是清代聖旨而非明代的呢?

關鍵在於這兩卷聖旨外的絲綢套,又稱之為“中封”。

古裝電視劇中,聖旨頒發時,通常都是一位太監模樣的人,從木盤中拿出聖旨卷軸,當場宣讀。。。。。。

純粹是胡扯。

現代人寫封信,都知道用漿糊糊上封口,更勿論一封來自九霄之上的詔令!

明清的聖旨,通常有外封、中封和內封三道封印,開啟時必須三封齊全,而且宣讀人和受詔令者,都必須在場,否則,受詔令者可以質疑這份聖旨的真偽。

所謂外封,就是裝聖旨的盒子必須用錫印封好。

聖旨盒通常都有防水防蟲等功能,木質為主,盒內還刻有“回籤”格式,聖旨打開後,受詔令人在回籤位置上籤下自己的名字,表示已經接到聖旨,遵從御旨。

聖旨宣讀人,還需要將這個盒子,送回中樞或者大內覆命,表示順利完成任務。

中封就是指聖旨卷軸的外套,形制上有點類似後世的摺疊雨傘套,在繫緊的繩釦處,加錫封。這處錫封,往往加蓋制詔人的小印。

明朝的聖旨封套,多用黃綾錦,清朝多用絲綢。綾羅綢緞,雖說是一個詞彙,可卻是四種不同的織品。盧燦就是根據材質不同,判定眼前這兩卷聖旨為清朝所出。

順便說說“內封”。

明清聖旨多采用雙軸合卷的方式,因為,為了不讓聖旨散開,內務府需要對頒發之前的聖旨進行捆紮。他們的捆紮手法很特別,如果拽錯線頭,往往就會將扎線打成死結。

一旦發生這種情況,原則上,受詔令者可以提出質疑。

內務府不同的捆紮手法,就是內封。

當然,以上三封說的都是聖旨在宣讀之前的狀態,一旦頒發後,自然也就沒這些條條框框。

盧燦沒著急動聖旨,而是伸手將側面的那塊金牌,抽了出來。

令牌入手很沉,為制式“劍令”,上寬下窄,底部寬二寸,上寬3寸,長八寸半,三角形尖頂。正面有漢滿雙文“敕:勐養宣慰司大都統”,左下角是一面帶虎符的印文“雲南承宣布政使司”。

這塊令牌是清朝雲南布政司,頒給敏丹家族祖上的孟密土司令牌,也就是“官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