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1175章 真不要臉


  這,也是每年預算支出會議上,內閣和軍方,內閣各部,陸海軍之間等幾乎所有機構,都是為了經費而進行激烈爭吵的原因。

  如果說楚行直接定下了財政支出預算分配的方案,那麼大家也就不用吵了,不管多少,用著就是了。

  偏偏楚行從來都不親自確定,非要給出一個總額後,讓各部門自己去爭吵。

  而明年,也就是乾元七年的財政支出預算,總額是一億九千萬,因為財政收入預算是兩個億左右,但是按照傳統,是會扣留一部分充當緊急經費的,這部分或是用來救災,或者是用來充當戰費,又或者是做其他一些事情,是不會納入財政支出預算裡的。

  明年預扣的緊急經費是一千萬,如此也就只剩下一億九千萬讓各部門去爭奪了。

  而這一億九千萬裡,又是先把王室經費給扣除了,然後是各部門的最低限額的行政經費也是給扣除了。

  因為上面這些,都是基礎經費,屬於減無可減的那種,如果真要削減,那麼軍人、官員、官府僱員等吃公家飯的人,他們的薪資可就沒著落了。

  所以這一部分,向來也都不是爭奪的目標,因為大家都不是簡單人,也是會調查的,所以各部門用多少必須經費,那也都是透明化的,根本沒辦法爭。

  他們爭奪的重點,乃是扣除了王室經費以及各部門的最低經費後的剩餘部分,而剩餘的這一部分數量可不少,足足六千萬呢。

  盯著這六千萬的機構多了,比如說工部,他們的水利工程還沒有搞完,而且還在搞什麼交通戰略,準備修鐵路,官道,疏通河道,這裡頭的每一樣,那都是吞金巨獸,所以人家一張嘴就是三千萬,直接把這些錢砍了對半。

  不過禮部的官員們也不是好惹的,他們下屬的教育司向來也是吞金大戶,每年花費的教育經費也是不在少數,最近兩年禮部的核心工作,就是完善國內的基礎教育以及基礎技術教育。

  基礎教育自然就是小學教育了,想要把小學教育普及到更多的人口,如此除了建設更多的官辦小學外,還得降低學費以及書雜費等,不然的話,廣大的貧寒之家的子弟,根本上不起學,哪怕只是小學。

  而基礎技術教育,則是指中專。

  禮部的教育政策,向來都是緊跟大王的步伐,大王說要普及小學教育,他們就搞小學普及教育。

  大王說要辦若干所一等大學,他們就只搞了七所一流的綜合性大學,符合大王說的‘若干’二字,不會只有那麼幾所,也不會有十多所。

  大王說要大力開辦初等職業教育,讓廣大學子能夠有一技傍身,他們就毫不猶豫的在各地開辦中等技術學校,類似於後世的中專。

  這種學院和以往的技術學院不太一樣,因為以往的技術學校,屬於高等技術學校,招生是從預科學校裡招生的,雖然是類似於後世的大專,但實際上也是屬於大乾的高等教育範疇之內,各地的大專院校加起來,其實也沒比普通的大學多到那裡去。

  大專和大學,在大乾王朝裡,都是屬於高等教育的範疇,而對於高等教育,大乾王朝的方陣向來都是精英化教育,宜精不宜多。

  而現在的中等技術學院,則是從中學生裡招生,他們的課程都是實用性非常強的課程,因為他們的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各類技術人才。

  基本上,大乾王朝的教育政策,都是緊跟大王楚行制定的計劃再走,那就是普及基礎教育,大量培養各類基礎,尤其是理工科的基礎人才,挑選一小部分精英,培養為高級人才。

  這種模式可以稱之為金字塔教育,又或者稱之為精英教育!

  這種模式下,絕大部分普通人頂多上箇中學甚至只上個小學,那麼就回家種田或者去進工廠打工了,缺乏文化的他們,在大乾裡頭充當的是農民和工人的角色,而且這些人因為沒有收到高級教育,所以也是不會和那些什麼知識分子一樣,天天想著造反之類的,他們會很老實的種田進工廠,為大乾添磚加瓦。

  少部分普通人,則是可以讀完中專,這些人將會成為整個社會里的中堅力量,他們具備專業知識,能夠勝任中低層的技術以及管理工作。

  不過呢,他們依舊缺乏接受了高等教育所帶來的一些視野!

  再有少數一部分,則是上了大專或者普通大學的話,這些人將會成為大乾上層建築的主要群體。

  再過來,則是極少數上過名校的名牌大學生,接受全面高等教育的精英,他們將會構成大乾王朝這個金字塔的最頂尖的一個小群體。

  在這種教育體系下,因為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才不會太多,為了避免社會對這種專業人才產生缺口,這才有了中專學校的出現。

  最近兩年建設大量的中專學校,也是禮部的最為重要的工作之一。

  而且人家禮部辦的是教育,這喊出來的口號都是響亮的很,說什麼百年育人,為了大乾的繁榮昌盛,這教育是不能落下的,然後一張口,就是說要八百萬的專項經費!

  看著內閣的人不要臉的說著一個個大計劃,陸軍和海軍的將領也是忍不住了,海軍的將領直接把一份厚重無比的檔案拍在了桌上,上面寫著‘大乾海軍全球戰略第一次五年期發展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