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1099章 留下血脈


  這裡自然是少不了報刊司的功勞!

  報刊司在過去的兩三個月裡,輿論引導的重點,前期是抗洪,而中期則是救災,而到了後期的現在,則是開始引導中央打擊官員腐敗的輿論。

  不管是什麼時代的民眾,都是喜歡看到有人站出來,把那些貪官們通通都給幹掉的。

  只是以往的朝代裡,沒有大乾週刊這種直接面向全國,直接面向所有人的報紙,因此輿論主要是掌控在士林之中,同時傳統封建王朝裡,皇權不下鄉,廣大的鄉村是採用士紳自治。

  但是在大乾卻是不一樣,大乾通過在全國範圍內,設立鎮級、村級這兩級的行政機構,徹底把皇權的觸角延伸到了鄉村地區,同時為了確保地方的統治權不被讀書人所壟斷,因此很多鄉鎮的官員很多都是退役軍人出身。

  尤其是在各村裡掌控了不小實際權力的警長,更是親一色的退役軍人擔任,這些警長,基本同時也都是當地民兵隊的隊長。

  以往幾個讀書人的言論,就能夠直接影響到一個地區輿論的情況,在大乾王朝裡是不可能出現了。

  大乾週刊面向全國發行,基本上每個人都能夠自由訂閱,也會提供公開張貼,白紙黑字寫著各種政策,那些讀書人可沒辦法亂說了。

  在大乾週刊的輿論引導下,這一次外界的輿論,主要是偏向於中央,尤其是大王的光明偉大,並大肆批判這些貪官們的劣跡,引起公憤。

  這個時候,誰要是敢給他們翻案都是需要面對公憤的。

  所以,這一次打擊貪官的行動,雖然百官可能有不小的意見,不過在廣大百姓心中,大王楚行又是辦了一件大好事。

  洪水和吏治,這兩件事幾乎是貫穿了大乾王朝乾元二年的整個夏天,一直鬧騰到九月份才算是初步結束,而到了這個時候,又是倒臺了好幾個高級官員。

  這些高級官員的倒臺,倒不是說他們貪腐什麼的,真要說貪腐,大乾正三品以上的所有官員,挨個槍斃都不會有一個是被冤枉的。

  他們的倒臺,更多的還是做事太愚蠢,暴露出來了太多的蛛絲馬跡,剛好被督察院那邊抓到了痛腳,然後督察院那一票為了升官發財的御史們,就是死咬著他們不放,最後是大王順水推舟,導致了他們的正式倒臺。

  金陵城,王宮別院別院,楚行看著塗定孫,面無表情!

  而跪在地上的塗定孫,看著上面的楚行面無表情,心中忍不住生出哀嘆:伴君如伴虎啊!

  從東鎮廟時代就跟著大王一起打江山的自己,到了現在,卻是要被毫不猶豫的拋棄了!

  不過他並不怪大王,大王在這十幾年裡,已經給了自己足夠多的信任和權勢,工部尚書,值房行走大臣,大乾子爵,這種待遇怎麼說都不能說是少了。

  他怪的是家裡的那幾個妻妾以及身邊的那些親戚!

  如果不是他們貪得無厭,怎麼會給自己惹下這麼大的麻煩!

  愚蠢至極,什麼錢都敢撈,平日裡撈其他錢也就算了,但是現在卻是把手伸到了救災款上,這還不算,竟然連軍費都敢伸手,這不是找死嘛!

  早知道他們這麼大的膽子,他自己就先拿刀把他們砍了,妻妾沒了可以再娶,甚至兒女沒了都可以再生,但是這官帽子甚至爵位都要保不住了,這一切還有什麼用?

  這一瞬間,他微微閉上了眼!

  腦海裡閃過了當年,大乾王師在山東攻城略地,自己也曾孤身前往偽明軍營,跟明廷的官兵談判,動不動就逼迫對方直接開成投降的。

  當時的自己是如何的意氣風發!

  後來,他憑藉在山東的功勞,逐步在大乾王朝裡站穩了腳跟,王師南下兩廣的時候,他還曾經擔任過淮安支付,隨後升任按察使,然後是王師殺入了長江以南,定都金陵後,他被調回京畿,擔任工部水利司司長,後升為工部右侍郎,隨後調任湖南省擔任巡撫。

  數年後,被調回京畿,擔任農部左侍郎。

  後來又出任工部尚書,值房行走大臣至今。

  他也算得上是,少數幾個東鎮廟時代出身,如今卻還是活躍在政壇高層的官員了,內閣十多個尚書,東鎮廟時代就已經身居高位的官員,其實也就只剩下賽八仙一人而已,其他的都是被大浪淘沙被淘汰了。

  就連李宗為、胡爺這兩個大乾王朝早期的三大文官的兩位,都已經是陸續退出政壇了。

  而更關鍵的是,這兩個人還是善終,致仕後依舊享受著爵位乃至名望。

  唯獨他塗定孫,怕是不能善終了!

  他悔啊,恨啊!

  在大乾的官場裡,貪官多了去,不過大家都很有默契,那就是有些錢可以適當的伸手,有些錢卻是絕對不能動的。

  比如救災款以及軍費,這兩種無論如何都是不能伸手的,但是塗家卻是伸手了。

  儘管被塗定孫發現自己的族人膽大包天,竟然敢揹著自己伸手的時候,就是迅速做出了補救措施。

  但是依舊沒用,負責調查的可不是督察院,而是軍統,軍統只用了幾天時間就是搞清楚了始末,然後遞交報告,隨後楚行親自下令督察院抓人。

  當督察院的御史找上門來,直接甩給他一本賬本,上面列出了塗家的資產裡,除了一百多萬兩銀子的合法所得、包括薪資,賞賜,商業所得外,還有三百萬兩銀子非法所得的時候,他就知道要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