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八百六十二章 叛亂(第2頁)

  簡單的一句話,裡面也是包含了楚行的一絲愧疚了!

  身為上位者,楚行這麼多年來早已經是學會了看淡生死,前線將士們的死傷,在他看來只不過是紙面上的數字而已,去年的江北一戰,第三兵團前後死傷將近八千人,陣亡就是超過了五千。

  安慶戰役裡,第二兵團也是先後死傷了不下三千。

  而同一時間裡,其他戰線也是偶爾會爆發中小規模的戰事,累計死傷也有幾千人的。

  如果全部算起來的話,去年冬天,大乾陸軍裡傷亡總數已經是到達了一萬多人!

  但是這一萬多人,在楚行看來,不過是紙面上的數字而已,傷亡了那麼就補充新兵上去。

  但是現在,親眼看到自己教導出來的講武堂學生在戰場上負傷,而且還是被迫截肢,只剩下了一隻手,這一瞬間,楚行也是有些愧疚的。

  但是這一絲的愧疚,也只是持續了短暫的一秒鐘而已!

  要帶領大乾王朝統一華夏,帶領華夏崛起,這個過程裡不可避免會有大量犧牲,楚行對此也是早有心理準備的。

  城外的簡單接見,很快就是結束了,然後楚行在眾多臣子的擁護下進城,併入住臨時行宮內。

  說是行宮呢,但實際上這之前只是一個富商的宅院而已,條件自然是無法和金陵城的王室別院相提並論的,但是楚行是來打仗的,又不是來享受的,所以對此也是沒有什麼不滿。

  入城當天,楚行按照慣例,宴請了群臣,不過戰爭期間,自然是不會喝的大罪,不管是楚行還是群臣們,都是淺嘗即止。

  次日,楚行召開御前戰略會議,參加會議的不僅僅有陸軍將領,水師方面的將領,乃是內閣方面的文官們都是參與了。

  會議上也沒有說什戰略方向之類的事情,主要還是開一個動員會議,統一思想,鼓舞鼓舞士氣。

  隨後,楚行就是一身戎裝的親自視察第三兵團各部,視察的過程中,讓楚行比較欣慰的是,第三兵團雖然北上作戰大半個月裡,但是將士們的精神士氣還是比較飽滿的,大半個月的持續作戰,並沒有給第三兵團帶來什麼麻煩。

  當然了,這也和明軍主動收縮,第三兵團並沒有在這大半個月裡打過大規模戰役有關。

  之前的北上,說是作戰,更不如說是武裝行軍。

  然而接下來的北上,卻是不一樣了,根據偵騎彙報的消息,再結合軍情司傳遞回來的各種情報顯示,崇禎皇帝已經是親自坐鎮安平鎮,並且山東明軍乃至部分原先在河南的明軍已經是盡數彙集於此地,總兵力不會少於十萬人。

  另外,蒙古人的騎兵主力已經是盡數抵達,出現在了安平鎮西南方向的範縣一帶。

  八萬明軍和五萬蒙古騎兵,已經是在這一帶擺開了架勢,大乾陸軍繼續北上的話,就會和他們相遇,到時候,一場大規模的決戰必然會爆發!

  目前進軍山東的大乾陸軍,有第三兵團的大部分主力,大約五萬人,此外楚行也是帶了虎賁軍一萬五千人,第四兵團兩個師以及炮兵等三萬人,另外如果算上水師的運河艦隊的數千官兵,那麼總兵力剛好十萬。

  單純說大乾和明軍的兵力對比,是一比一,創下了歷次大規模決戰雙方的最小兵力對比。

  但是這裡頭卻是有著極大的變數,那就是同樣是十萬兵力,但是人家明軍裡有著上萬騎兵呢!

  此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旁邊還有五萬蒙古騎兵呢!

  而蒙古人的騎兵,比明軍騎兵更加精銳,說起騎射,人家蒙古人才是玩騎射的高手,人家自幼就是在馬背上長大的,馬術嫻熟那是不用說的,而且箭術也是相當了得。

  此外,蒙古人的騎兵還有一個很大的戰術優勢,那就是他們的騎兵清一色的單騎雙馬甚至三馬,機動能力,尤其是長途奔襲的能力,遠遠超過了明軍騎兵,而大乾的騎兵就更不用說了。

  大乾騎兵馬匹奇缺,一直都是單騎單馬,不到衝鋒作戰的時候,那是絕對不會騎馬的,甚至行軍的時候,連行囊包袱都是騎兵自己揹著走,為的就是保存戰馬的體能。

  這一次作戰,重點就是如應付明軍和蒙古人的騎兵,畢竟對面的騎兵總數加起來超過六萬騎,這一個搞不好,哪怕是己方槍炮再多,那也是要造成大麻煩的。

  為了對抗對面的騎兵,大乾陸軍的眾多將領和參謀們,也是沒有閒著,苦思冥想是提出了眾多的戰略構想。

  但是眾多的戰略構想,最後都是離不開如何應對敵軍的騎兵,尤其是該如何應對敵軍的騎兵衝鋒!

  敵人有這麼大的騎兵優勢,肯定是會嚴重依賴騎兵作戰的,而現在,大乾陸軍就是要想辦法如何用步兵對抗騎兵。

  正面列陣對抗騎兵,這是肯定的,但是怎麼列陣也是得講究啊,四角方陣是要的,但是四角方陣只是步兵營級別的戰術而已,這放到十萬人規模的陣列裡,該如何排兵佈陣,那可是一門相當大的學問。

  此外,人家的騎兵又不傻,是不可能傻乎乎的直接衝擊大乾的防衛嚴密的步兵方陣的,他們會繞後襲擊啊!

  畢竟騎兵在機動性上佔據了絕對的優勢,想打就打,想走就走,大乾陸軍那是一點辦法都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