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八百四十九章 崇禎欲親征


  而最近,楚行又是籌劃著,繼國子監、王室理工學院後,再開辦一所大學,這將會是一所全新的綜合性的大學,專門招收各省預科學校畢業的學生。

  因為隨著學制的確立,小學、中學、預科學校的數量會急速增加,每年畢業生的數量也是逐漸增加,他們雖然可以考入國子監或者是王室理工學院,但是錄取的人數有限,大量的預科畢業生總得有一個繼續就讀的渠道。

  當楚行給禮部那邊下了要求後,禮部的官員動作迅速,沒幾天功夫就是給楚行拿出來了一份籌辦新大學的計劃方案來,而看到了這個方案後,楚行卻是有些哭笑不得,這些禮部的官員也是真夠懶的,竟然是學了陸軍的擴軍方案,打算把國子監一分為二,然後各自補齊學科,搖身一變,就是把一所大學變成了兩所。

  禮部的官員雖然偷懶,直接照抄了陸軍那邊的擴軍模式,來一個一變二,但是這樣也是目前大乾王朝要籌辦一所新的大學最好的辦法了。

  對於如今的大乾王朝來說,推廣新式教育的最大問題,不是士子的反對,實際上士子們前期雖然反對,但是現在他們卻已經人命了,因為科舉裡的考試內容,新式學科的內容越來越多,士子們想要自學難度極大。

  而最近兩年,國子監的畢業生幾乎是霸佔了榜單,這自然是讓非常多人不滿的,他們一方面是罵著國子監的學生不要臉,一方面又是想要進入國子監,而同時也是有一些人開始自行開辦教授這些新式學科的書院。

  如今大乾王朝推廣官辦學校,這對於目前讀書只為了當官的士子們而言,可是一個利好。

  此外,資金問題雖然也大,但是也不是不能克服的,因為很多官辦學校,都是直接從明王朝的縣學、府學裡直接改革而來,校舍是現成的,所需的日常資金,因為收取學費也不會太大,再加上當地的縣、府等衙門也會給予一定的財政補貼。

  而這年頭,士紳們對於辦學還是比較積極的,捐獻資金比較多。

  最大的問題是什麼,是師資!

  國學、算學這兩個學科都還好,但是中學開始教授物理、化學等學科,老師就是明顯不夠用了。

  如果說中學、甚至預科學校的學科,還能夠找到一部分老師的話,但是大學階段的老師那就很難找到了。

  如今整個大乾王朝,能夠教授比較高深內容的理工人才,幾乎都是在王室理工學院那邊,而更關鍵的是,裡頭的人還都是自學的。

  王室理工學院的學制非常的特殊,他們採取的是自學自教,同時還肩負著科學研究任務,他們採取的都是高年級學生教低年級學生,而高年級學生,基本上只能靠自學了。

  而以後世的現代教育水平而言,即便是王室理工學院裡的幾個被楚行當成了寶貝的高年級學生,其水平也就相當於高中生水平而已,大部分學生頂多也就是初中生的水平。

  當然了,即便是高中生、初中生的水平,放在這個年代裡,也足以碾壓全球了。

  但是這些人,他們自己的學習、研發任務都是非常的繁重,雖然偶爾會有七年級學生去國子監那邊上課,但是對於龐大的需求而言,依舊是遠遠不夠的。

  禮部那邊把國子監一分為二,而且是打算著把新的大學就建立在王室理工學院的旁邊,打著的就是繼續讓王室理工學院的學生們兼職講課的想法。

  所以楚行也是沒有過多的為難禮部的官員們,直接批准了他們的計劃,國子監一分為二後,國子監改稱為國子監大學、分出來的部分成立金陵城大學。

  但是這也是給楚行一個啟發,綜合性的大學要籌辦起來,難度太大,急缺師資,而且不僅僅是大學卻老師,那些預科學院、中學更缺老師,所以楚行準備籌辦一批專門的師範學院。

  專門培養新式學科的老師!

  楚行的想法就是,這些師範學校不培訓全才,只培訓專才!

  只需要學習其中一門學科,並大概精通,能夠照本宣科教授學生就足夠了。

  這樣一來,就能夠大大減輕學生們的學習負擔,同時縮短學制,培訓一個普通的預科學生,正常時間需要三年,但是培養一個師範學生,楚行只打算花一年!

  在攻克廣東兩天後,楚行正式下發聖旨,要求各省開辦師範學校,專門培養老師。

  金陵城作為天子腳下,同時也是辦學條件最優厚的城市,自然是第一個響應的!

  幾乎是只花了三天,金陵師範學院就是正式成立了,並開始廣泛招生,而且第一批招生就是三百人!

  不過為了確保培養出來的師範畢業生最後去當老師,而不是又跑去參加科舉去了,這一次招生也是有著明確要求的,那就是入學之前,就必須簽訂協議,一年畢業後,需要到禮部教育司制定的各所中學、預科學校擔任老師若干年以上。

  最低需要連續擔任三年老師,就讀師範學校期間學費全免,當老師三年後可獲取報考國子監大學或者金陵大學或者是直接參加會試的資格。

  要知道,現在的國子監不是什麼人都能夠考進去的,也不是什麼人都能考的,如今的大乾王朝的國子監對想要報考該校的學生有著明確的要求:擁有大乾的舉人功名、或者是從各地預科學校畢業。

  而會試不用說了,那也是需要舉人功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