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六百七十九章 困境


  偽明自萬曆朝開始,國家局勢便開始逐漸敗壞,至天啟、崇禎二朝,更是千瘡百孔,江河日下。

  楚行與軍機處的臣子們,經常談論偽明與大乾之間的區別,以求以史為鑑,不走偽明的老路。

  諸如政治敗壞,土地高度集中,財政敗壞等諸多弊端,都是大乾極力避免的。

  當然,既然走了造反這條路,楚行自然不會止步於此。

  因為楚行有著宏達的戰略構想。

  這一點,從大乾王宮懸掛的輿圖,不再是偽明輿圖,而是坤輿萬國全圖便能看得出來。

  不過一切宏大的戰略構想,都需要強悍的軍事實力作為支撐。

  曾經顛沛流離的楚行,比誰都清楚,尊嚴只在劍鋒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內。

  可以目前大乾王朝的實力,想要實現楚行的構想,真的不容易。

  先不說,大乾目前只佔據了大明的一隅之地,甚至連楚行自己一直看不起的拜上帝教教主的日子都不如。

  單單拿軍事實力來說,大乾經過整編之後,軍事實力依然算不上龐大。

  有豐富戰鬥經驗的部隊,其實也就那麼些,諸如六個擴編後的步兵師,一個獨立團,一個虎賁師,兩個還有兩個綜合性較強的混成團,一個類似於後世黨衛軍性質的救民師,這些都算是正規軍。

  此外還有一些暫編團、新兵營,這些隊伍實力差一些。

  這些隊伍,加起來也不足二十萬,跟大明動不動就百萬大軍,完全沒有辦法比較。

  尤其是,暫編團在楚行看來,跟治安軍差不太多,最大的價值就是充當次要戰線作戰,亦或是彈壓後方,很難用於前線作戰。

  而戰鬥力強悍的主力部隊,諸如六個主力師、虎賁師、混成團、獨立師,大多數都有自己的任務,比如說山東、徐州、鳳陽、揚州府、蘇州等地方的防務,此外還要留存戰略部隊,用來應對海防被突破,被偽明的水師長驅直入。

  此外,為了維護崇明島,保證長江黃金水道的安全,也需要佈置起碼一個混成團。

  雖然說兵力捉襟見肘,楚行依然準備給第二混成團增加點砝碼,此外還要讓正在重建的第二艦隊跟他們配合。

  為何這般呢?

  首先便是崇明島的地理位置極其重要,其次便是大乾與偽明之戰的崇明水戰,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以至於很多之前觀望中的海商開始不顧朝廷的警告,主動與大乾通商了。

  目前來說,大乾在長江水道上的貿易,佔盡了好處。

  所以楚行已經下令戶部和工部,加大對長江水道各港口的投入,進一步擴大大前王朝對外的貿易往來。

  這一段時間,大前王朝在戶部趙汝才的牽頭下,已經組織了數次與海商的貿易往來,不論是內部商人,還是外部商人都賺得盆滿缽滿。

  當然,因為鄭家雄厚的實力,楚行的貿易肯定是受一些影響的。

  不過大乾的船隊,依然可以開到馬六甲海峽,採購諸如火炮、硝石、硫磺等戰略物資,而大乾則出口諸如瓷器、絲綢、玻璃、皮革、茶葉等各類產品。

  不僅如此,作為華夏的三吳之地,不僅僅是糧食生產充足,而且各類工藝品,也是大明急需的。

  所以這也造成了一種詭異的現象,那就是一方面朝廷明令禁止不允許商人與偽乾貿易,但是各地的商人,依然冒著殺頭的風險,主動來大乾交易。

  大乾的生意,甚至做到了長江上游。

  鑑於長江航道如此重要,所以不僅僅要大規模的重建第二艦隊,更是要增加第二混成團的實力,如果不是實在是缺錢,槍炮也緊張,楚行都有在這裡駐紮一個師的打算。

  而重新組建後的第一混成團,其主攻方向,是起一段時間第一兵團丟失的廣德州。

  廣德州地理位置不俗,但是人口卻算不上多,至崇禎三年,總人口也不到五十萬人,如果大乾能夠徹底佔領此地,便能正式對應天府形成合圍之勢。

  而明軍也顯然知道廣德州的重要性,在這裡與大乾反覆爭奪。

  對此,大乾也付出了相當不小的代價,因為廣德州得而復失,導致鎮江與廣德州對溧陽形成了夾擊之勢,第一兵團的主力部隊,不得不後撤至常州府。

  對此,楚行嚴厲斥責了李大虎,有心情跑到揚州府來要銀子,卻連一個小小的廣德州都守不住。

  值得注意的是,大前王朝的老朋友,曾經忽悠楚行相當有一手的,大明兵部侍郎劉宇烈,依然活得十分滋潤。

  要說劉家一門,可真不是一般家族,先不說祖上的顯赫,單說劉氏三兄弟,劉宇亮、劉宇烈、劉宇揚都是正兒八經的進士公,在萬曆朝就聲名鵲起的人物,門生故吏更是遍及全國各地。

  如今大乾王朝崛起,將大明北方几乎與江南隔絕,劉宇烈控制下的隊伍,也逐漸軍閥化。

  當然,倒不是劉宇烈真的想割據,實在是劉宇烈此人寫奏摺確實有一手,但是在剿滅反賊上,卻表現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