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五百三十章 教育革新


  這便是楚行對於時下環境十分擔憂的一點了。

  與西方萬事萬物,都希望跟機器聯繫起來,東方更傾向於使用人力。

  這種情況在很長時間內,其實是可以的。

  因為東方的人力更加充足,而優秀的工匠生產出來的物品更加的優質。

  但楚行是非常清楚,工業化的威力的。

  因為工業化代表著產能的快速提升,代表著源源不斷的武器。

  可工業化需要動力以及設備,在目前沒有蒸汽機的時代,水力則是個好好的替代。

  以前楚行在東鎮廟的時候,就研究過水車,當時生產出來的東西過於垃圾,連砸個鎧甲都不行,但是現在到了揚州了,可以用的工人一大把,楚行覺得應該可以了。

  此時此刻,陳耕耘解釋道:“新式的生產機械雖然造出來了,但是聯動上卻有很大的麻煩,因為水流是不斷變化的,提供的力道也是不斷變化的,想要穩定的傳出在車床上,就非常麻煩。而且刀具也不行,勉強加工木料還可以,加工炮管的時候,就沒有力道了。”

  聽到這些細節上的問題,楚行看了一眼孫元化,對方也是無可奈何。

  那楚行就沒有辦法了,人家科技界的大佬都解決不了的問題,他一個一國之主,不去治理國家大事,整天跟著你們搞研究,那可就不務正業了。

  孫元化對楚行說道:“現在的刀具確實是個問題,國子監使用的放大鏡,臣也使用過,用放大鏡觀察我們的刀具,雖然是用剛才製作的,但是上面都是氣泡,穩定性和質量肯定很差。”

  “臣也尋找過百鍊鋼,但一來數量稀少,二來尋求不易,想要製造刀具,也不是一件容易事。”

  楚行聞言,也是無奈的點點頭,技術的突破果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這東西往往需要幾十年,上百年的積累和突破。

  “不過,大王,既然水車現在用起來不方便,咱們其實可以試試蓄力和人力。”孫元化笑著說道:“只要加工的效率能夠提高,我們可以靈活一點,畢竟機械動力確實比人力要先進一些。”

  “此外,臣還做過研究,所謂鋼和鐵,不過是含碳量的區別而已,西洋人可以做出好鋼,其實我們大乾也可以,大不了組織上百個團隊,不停的實驗就是了。只要人多,臣相信還是可以研究出好鋼來的。”

  “只要刀具的問題,目前可以加工木材,咱們就加工木材,槍托,長矛,戰車,都是需要木材加工的。”

  楚行聞言,不住的點頭,示意一旁的陳耕耘都給老子記好了。

  陳耕耘自然在一旁不斷點頭。

  孫元化在一旁不住的苦笑,他其實比誰都清楚,這些官員即便是點頭,後面無非也就是難為難為工匠而已。

  想要搞科技研發,指著他們是不行的,甚至這幫人,還不如大王親自培育的那支童子軍以及國子監的理科學院。

  孫元化沒事兒的時候,就喜歡往童子軍跑,聽大王跟他們講課,亦或是在休息的時候,聽聽那些孩子的奇思妙想。

  自古以往,這些在戰爭中苟活的孩子們,往往會成為一具具枯骨,亦或是遇到仁君,將他們仍在養濟院、育嬰堂就完事了。

  唯獨楚行有仁心,也願意給孩子們一個機會。

  這一點,孫元化是極其欽佩的。

  而且孩子們在經過不斷學習之後,也給了楚行充足的回報。

  孫元化是參與了童子軍教材的編寫的,他比誰都知道,大王對這群孩子寄予的希望到底有多麼的大。

  根據孫元化的認知,這群孩子在進入高年級之後,就完全可以碾壓西方的傳教士了,在畢業之前,絕對是可以達到跟自己相同認知的程度。

  孫元化一想到,未來不久之後,大乾便有千千萬萬個小孫元化,就感覺到無比的震撼。

  不由的,孫元化自然會提升對楚行的敬佩,因為在編寫教材之中,孫元化是經常跟楚行促夜長談的,很多孫元化覺得模糊的觀點,楚行都能給他點透。

  雖然楚行總是一副我不懂,我只明白大概的意思,但是這才孫元化看來,就已經是學究天人了。

  畢竟大王乃是一國之主,精力更多方面是要放在國政上。

  畢竟一個上一個研究科技的國主,培養出來魏忠賢,不是什麼好事兒。

  想到這裡,孫元化便主動上前,跟楚行小聲的商議起來,對楚行說道:“大王,是不是可以在童子軍之中,挑選一些成績優異者,給你賞賜,命他們入揚州兵工實習,讓他們在不耽誤課業的情況下半工半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