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郡公 作品

第三百八十七章 散兵線和喀秋莎


  戰場之上變化萬千,你永遠不知道,你會遇到什麼樣的對手。

  當救民軍的火器壓著孔德友手下的嫡系兵馬打的時候,孔有德絲毫不懼,手中令旗一揮,兵馬立刻改變了陣型。

  每個士兵間隔大約五六米,採取了類似於散兵線的突擊策略。

  這些人一邊兒移動,一邊兒使用火銃反擊,竟然給救民軍造成不小的殺傷。

  看的敵方不斷靠近,在場的參謀都有些慌,一時間,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因為這種情況,在救民軍成立以來,就沒有遇到過,往往是一哄而上,亦或是一鬨而散。

  李修文扶了扶眼鏡框,敵軍的變化他都看在眼裡,在編纂救民軍講武堂教材時,李修文曾經研究過歷史,其中明軍曾經在萬曆年間搞過一次規模宏大的萬曆援朝,與東瀛人的火器部隊發生過大規模的衝突。

  他估摸著這種戰術,是在萬曆援朝時候形成的。

  不過一切敵方作妖的戰術前提,都是源自於己方的火力不足,對此他早有預案,只是沒想到來的那麼快而已。

  就在這時,李修文對參謀問道:“之前繳獲的一窩蜂現在衛所還有多少?”

  一窩蜂,一款被吹上天了大明版喀秋莎。

  當初發現這款神器的時候,救民軍將領也驚奇的要命,因為包括錢進在內都說這東西萬箭齊發,威力十足。

  但是楚行卻不這麼認為,他經過研究和實驗之後,這東西的性能極其不穩定,超過四五十米,就會亂飛,所以很是嫌棄,問那個指揮使要,直接拉走。

  結果大家嫌棄有效射程不足,都很是嫌棄,還不如來幾門榆木炮實在,結果被李修文佔了便宜。

  他之所以要這東西,是因為據說靖難之役朱允炆就用這東西對付過朱棣的騎兵,差點將朱棣一波帶走,誰也不知道真假。

  參謀有些擔心道:“大人,大王說過,此物極其不穩定,要謹慎使用。”

  李修文笑著說道:“不必擔心,此物我已經調試過了,會比之前更加精良。”

  原來之前,楚行測試一窩蜂時,李修文也在。

  經過檢查,李修文發現一窩蜂使用的“神機箭”的火藥筒是綁在箭身側邊的。

  這樣一來,重心就歪了。而且,隨著藥筒裡火藥的燃燒消耗,藥筒質量越來越輕,神機箭整體的重心也在不住變化。

  這個變化,若是縱向的,倒也不影響方向。

  但偏偏,這種變化是橫向的。

  重心橫向變化,神機箭不亂飛就怪了。

  所以,神機箭離開一窩蜂的發射箱後,前面三四十米的距離,因為慣性,還能保持方向。但過了這個距離,因為重心的橫向變化,就容易亂飛。

  而李修文在跟一眾僱傭兵俘虜交流之後,想到了一個很好的解決辦法,那就是把弓箭的尾部掏空了,裝入火藥。

  這樣,即使火藥燃燒後尾部重量減輕,可因為重心是沿著箭體縱向變化的,並不會影響飛行方向。

  李修文清楚被他改造後的一窩蜂到底有多強悍。

  但是旁人不知道,尤其是孔有德看見一箱箱一窩蜂被搬到戰場上時,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見周圍人不明所以,孔有德指著戰場上的一窩蜂,得意的說道:“我笑這幫救民軍膚淺無智,這種老古董還拿出來使用,也不怕將自己的陣地炸得四分五裂。”

  “諸君,且死戰,賊寇技窮矣。”

  “大人放心,今日必要這群賊寇有來無回。”

  就在這群明軍將領對未來不斷憧憬的時候,一陣陣哨聲傳來。

  類似於喀秋莎的咻咻咻的聲音。

  接著就見天空中一片片火雨泛起,神機箭竟然飛出了一百多步。

  前線的士兵都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