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水摸魚睡懶覺 作品

第八百四十三章 劉浩然的所見所聞


  “窮!”

  “窮是這十三個省給我的第一印象,也是最深刻,貫穿整個遊學階段的印象。”劉浩然任由香菸燃燒,雙目無神,好像回到了遊學的那段日子。

  “我帶了兩百個孩子去遊學,最大的十二歲,最小的七歲,他們基本都是二三代移民,只有少部分是原東南亞華人。”

  “出身也來自社會各個階層,從事各個行業,不論是農民還是商人、工人或者官員、軍官家庭都有涉及,其中來自農民家庭的更多。”

  這是正常的,因為南華地區人數最多的就是農民,其次是工人。

  當初接收移民的主要機構是建設兵團,幾乎所有移民都得加入建設兵團,那就是農民。

  “他們之中最窮困的農民,也擁有自己的磚瓦房,擁有幾身合身的衣服,一輛拖拉機或摩托車。”

  “南華帝國時期,農戶的平均年收入超過千元,個人平均收入超過三百元。”

  “而三百元,是華夏大地一千多萬平方公里上數億農民根本不敢想象的財富。”

  “即便是已經分給了農戶土地,農戶一年到頭,也掙不了幾個錢。”

  “直到我去看了之後,我才瞭解到這些。”

  “華夏大地上很多孩子一天的花費不足一毛錢,包括他們吃飯的費用。”

  “他們的三餐都只有粗茶淡飯,甚至以粗糧代替,即便如此,想要吃飽也需要沒日沒夜的幹活,而且在冬季,他們會吃的更少,因為不能勞動。”

  “他們一年只能吃一兩次肉,還僅僅是嘗一嘗味道,沒有足夠的營養補充,他們的身體普遍營養不良。”

  “因為需要勞作,農戶們普遍更希望孩子們儘早下地,而不願意他們去學習,哪怕是學校免學費免書本學雜費。”

  “不少學生去學校的目的,不過是為了一頓午飯,這樣能省下一頓飯的糧食。”

  “整個華夏,只有有工業存在的地方,和正在開工的工程周邊,情況會好一些,工人們對於孩子學習的願望會強烈一點。”

  “根據我這次經歷推算的數據,華夏地區約有90%的兒童營養不良,即便正在普及義務教育,學生毛入學率不足50%,退學率還超過一半。”

  “因為窮人家庭不能失去一個勞動力,許多十二三歲的孩子已經是重要勞動力了。”

  “因為貧窮,不論如何宣傳和治理,早婚現象依舊昌盛,在東南亞,十四歲的小女孩兒才上初級中學,而在那些貧困地區,十四歲,已經有了孩子。”

  “因為貧窮,婚姻法、義務教育法、基層治理條例等各種規章制度無法實施。”

  “因為無法有效實施治理手段,又會讓這種貧窮逐漸延續下去。”

  劉浩然說著,潸然淚下。

  他親眼見到一個十三歲的孩子難產,因為缺乏醫生和醫療資源,一直喊著疼,被疼暈過去,然後又被疼醒過來。

  跟隨遊學隊伍一起行動的醫生中並沒有婦產科醫生,唯一的內科醫生嘗試接生,但是結果並不理想。

  因為沒有剖腹產的經驗,手術進行一波三折,好不容易取出孩子,卻發現這個發育不良的孩子已經因為缺氧死掉了。

  然後,母體開始出現大出血,經過緊急輸血治療後依舊沒能好轉,過早生產已經傷害到了母體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