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水摸魚睡懶覺 作品

第八百三十二章 攻入土耳其(終)


  塔拉特說的很現實也很直白,恩維爾也陷入了猶豫。

  奧斯曼帝國僅僅是一個農業國家,雖然體量在歐洲不算小,位置也算不錯,但是都改變不了他財政收入不高的事實。

  曾經奧斯曼帝國領地涵蓋亞非歐三洲,不管是誰要做生意,都給交一筆過路費,憑藉過路費,奧斯曼帝國就能維持龐大的軍隊。

  而現在,奧斯曼帝國站著的重要交通節點,只有一個伊斯坦布爾而已,扼守黑海到地中海的出海口。

  麻煩的是,戰爭開始後,這個出海口也掙不到錢了,奧斯曼帝國的主要輸出產品是原材料,現在也沒了。

  不是沒地方賣,德國人願意買,但是奧斯曼帝國生產能力已經大幅度降低了。

  1916年,奧斯曼帝國軍費開支五億美元,1915年下半年,軍費開支三點五億美元(徵兵)。

  奧斯曼帝國是一個農業國家,因為國內民族較多,土地較為貧瘠(挖出石油之前都比較窮),其國民生產總值只有同時期青帝國的十分之一。

  按購買力計算,青帝國是241億,奧斯曼帝國是25億。

  二十五億生產總值,要花五億在軍費上,還不算其他的用度,例如宗教國家發給阿訇的補貼,發給部落頭人的補貼,政府用度等等。

  奧斯曼帝國根本頂不住這樣的消耗,在前面兩次戰爭中,奧斯曼帝國也是因為財政問題戰敗。

  這次戰爭,奧斯曼帝國是向德國和奧匈帝國貸款打的,目前貸款已經花完了,新的貸款還在商議。

  如果沒有新的財政來源,下個月軍隊的薪水都發不出,那可就糟糕了。

  恩維爾、塔拉特、傑爾馬,青年土耳其黨的三巨頭,同時也是奧斯曼帝國的三巨頭。

  他們三人,是依靠軍事政變上臺的,軍隊是他們的根基,如果軍隊控制不住了,他們馬上就要面臨下臺,甚至死亡。

  既要維持軍隊,又要繼續戰爭,一切都需要錢。

  塔拉特已經和恩維爾提出瞭解決意見——拿亞美尼亞人的財產進行戰爭。

  當然,這個拿不是那麼容易拿的,亞美尼亞人確實在沙皇俄國的支持下進行著破壞活動。

  畢竟他們當了這麼久的三等公民,也想嘗試一下自己決定自己的事的感覺。

  (阿拉伯人是二等,因為他們信仰同一個宗教,亞美尼亞是基督教徒。)

  於是,恩維爾在作戰計劃上略作更改,讓剛剛從羅馬尼亞前線撤回來整補完畢的奧斯曼帝國第五集團軍,改道向西,“支援”在亞美尼亞作戰的第三集團軍。

  根據奧斯曼帝國《徵用與充公臨時法》,一切被驅逐或抓捕的“威脅奧斯曼帝國安全的”人遺留的財產將被直接充公。

  而根據《特西爾法》,奧斯曼帝國政府及軍方有權利驅逐他們認為威脅到國家安全的人。

  這種奇葩的法案能夠通過,奧斯曼帝國亡國不是沒有道理的。

  總之,恩維爾有了一個資金來源,能夠繼續將戰爭進行下去,塔拉特對自己手下的支持者有了一個交代,鞏固了自己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