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沫沫 作品

第143章 困獸之鬥

源世界歷史中朱元璋和陳友諒鄱陽湖大戰,張定邊便乘坐舟船直取朱元璋座艦,如果不是常遇春奮勇上前,只怕朱元璋已經遭到他的斬首。

這種以一己之力衝擊敵陣,差一點就能改變天下大勢的猛將,不是尋常人可比的。

像是九階武將,歷史上數千年來數量不少。

但他們的能力有強弱,有的巔峰時期只是九階人境,有的武將達到巔峰的時候,卻是歷史上最頂尖的一波人。

張定邊號稱元末第一猛將,在同時代勇猛堪稱第一,這樣的人自然有著天境的潛力,在戰場上,一個人就能抵擋兩三個九階。

如果不是王景派去了宇文成都,憑著張定邊的勇猛,安慶行營必然會折損一兩個大將。

還有藍玉!他同樣有著天境的潛力,並且擅長臨陣指揮,統帥大軍,歷史上橫掃北元,功勳卓著。

張定邊和藍玉一個勇猛一個擅長指揮,兩人聯手,賀若弼碰釘子很正常。

「陛下,安慶行營既然強攻不利,那不妨先行圍城,等我軍主力擊敗宋軍之後,陛下調幾位大將前去支援,定能攻下九江!」

劉伯溫出聲說道。

現在大夏東西兩路出兵,但事情總要分個主次。

在劉伯溫、高熲他們眼中,此時大夏在臨安的主力最為重要,安慶行營既然進攻不利那就繼續僵持,等臨安這裡分出勝負,再去考慮西面也不遲。

王景點點頭。

九江雖說關係到大夏的西進方略,但還是南宋王朝比較重要。

「你說得對,安慶方面的事情先放下,對了,讓樞密省下令,厚葬安慶行營戰死的將校,戰死的水軍大將,追封三等子爵,另調李開芳前往安慶,勸降被俘虜的太平軍士卒和李秀成!」

王景想了一下,吩咐下去。

張居正立刻把他的話寫成詔令,等議事結束就走水路送到金陵。

如今的大夏王朝,江水以北的各大行省、府縣,差不多都走上了正軌,知府知縣,還有深入到鄉鎮的巡檢鎮長,把大夏的統治觸角深入到基層。

江北幾大行省已經成了大夏根基最為牢固的地方,

即便是靠近曹魏邊界的靈璧西北,現在也軍民歸附,百業興旺,一副生機盎然的景象。

只有江南各地,因為官吏到任不久的原因,大夏的統治還有些薄弱,明面上沒有了反抗的力量,但暗地裡還有不少的動盪。

當然,這些都是疥癬之疾,有百萬精銳大軍分駐江南各地,任誰也不敢跳出來找死。

金陵南面的寧德行省,剛設立不久,也能為安慶行營提供不少糧草物資。有充足的物資,還有源源不斷的人丁補充,安慶行營的折損不算什麼大事,就算賀若弼圍城一兩年,大夏也耗得起。

不過,大夏錢糧充足,國力雄厚,能夠和敵人比拼國力。

宋軍卻被逼到了絕境。

一日後。

剛處理金陵遞送的奏摺後,大軍的探馬就遞送緊急軍情,宋軍集結數十萬兵馬走出防線,開始向蕭山大營逼近。

宋軍這是要主動發起決戰了。

王景受到消息,立刻帶著麾下文武將校來到最前線。

夏軍六七十萬精銳兵馬,除了湖州等地留守的一些人馬外,主力都在臨安附近屯駐,這麼龐大的一支兵馬,每天所要消耗的錢糧都是一個巨大數目。

還有兵卒每天的排洩,若是數十萬大軍匯聚在一起,光是屎尿每天就能堆積出一個大湖,所以無論是為了大軍的後勤補充還是為了大軍進攻,這六七十萬兵馬都必須分開屯駐。

臨安屯駐十萬人馬充當後路。

蕭山大營屯駐將近三十萬主力,還有蕭山北面的海灣,屯駐了十萬兵馬,南面浦陽江渡口,屯駐五萬兵馬……

還有大量的衛所兵、府縣兵充當輜重輔兵,從金陵源源不斷的運來大量的糧食和各種肉類。

擋在宋軍最前線,不斷和宋軍小部兵馬進行交鋒的人馬,是大將甘寧和先鋒楊再興。

王景帶人來的營寨,便是甘寧所部。

「宋軍要做困獸之鬥,想要和我軍拼命啊……傳朕軍令,調臨安主力兵馬前移,以傅友德為前軍大總管,韋睿為副總管,統御各部兵馬,嚴加防禦,不得輕易出戰!」